马日事变后的湖南一时群龙无首,组织涣散,此时毛泽东同志率先提出了回湘重组中共湖南省委的请求,开始了对各级党组织的重新整顿。请听本集内容我们将为您讲述重建中共湖南省委。
马日事变发生后,中共湖南省委即失去指挥能力,特别是秘密临时省委组织各地工农武装进攻长沙行动夭折后,省委领导成员遭敌通缉追捕,无法在长沙立足,相继转移省外或隐蔽起来,与各地党组织联系中断。湖南党组织一时群龙无首,陷于软弱涣散状态。在此情况下,一直高度关注湖南革命斗争的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向党中央主动提出了回湖南工作的请求。6月24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组织新的中共湖南省委,由毛泽东等17人组成,毛泽东、何资深、夏明翰、李植、林蔚为常委,毛泽东任书记。毛泽东随即赶赴长沙,组建了新的中共湖南省委,并着手恢复整顿全省各级党的组织,积极准备武装反抗国民党新军阀的斗争。在此前后,暂避武汉的一些省委成员和工会、农协干部也相继回湘,开始地下斗争。
毛泽东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长沙、株洲、衡山等地,召集党员干部和工农骨干开会,了解党的组织、工农情绪和武装力量情况,研究尽快恢复各地党组织、工会、农会和组建农民武装等问题。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主持制定了《中共湖南省委目前工作计划》,正确分析了湖南形势,认为“湖南马日事变以后,整个地卷入反动统治之下”,“湖南的革命运动已经进入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新阶段”,“一切民众的宣传和组织,一切经济的和政治的斗争,一切口号的鼓动,都以推翻唐生智的统治为目的”。据此,省委决定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恢复与各地党组织的联系,整顿发展党的组织。组织的发展要深入群众,特别是农村;加强党的支部建设,提高接受党的指导的能力;洗刷动摇分子出党;提拔马日事变以来积极进步的坚定分子到各级领导机关;人力财力集中在主要城市和乡村,先在这些城市和乡村建立强健的基础;扩大党的宣传。第二,秘密恢复省总工会和各级各业工会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做工会活动自由的斗争,并酌情进行一些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第三,秘密恢复省农协和各级农协活动。积极整理农协组织,宣传土地革命意义,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严厉打击土豪劣绅,实行“民选乡村政府”的斗争。第四,采取多种形式保存工农武装:一是编成合法的挨户团,二是上山,三是将枪支分散埋藏起来;同时还要用各种方法如夺取溃军、团防的枪支或集资购买枪支等取得武装,秘密开展武装训练;设法打入团防局,有组织的投入军队;利用各派军阀的冲突做分化工作,特别要用种种方法破坏唐生智的军队;有计划地从事红枪会运动,利用他们“劫富济贫”与“没收地主土地”的口号,输入反帝、反军阀的口号和革命学说、革命纪律,使之走上真正革命道路,赞助土地革命。为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省委还决定健全省委的军事部。
但是,毛泽东在湖南的活动引起了湖南省政府主席唐生智的嫉恨。他急电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请示处置办法。陈独秀得知消息后,命令毛泽东速返武汉,参加中央工作。于是,毛泽东在对湖南工作做出全盘规划后,于7月初离开长沙返回武汉,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一职由易礼容代理。
在大革命失败之际的恶劣环境中,以易礼容为代理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为恢复党的组织和保存革命力量做了不少艰苦工作:积极恢复与各地组织的联系,领导长沙附近各县工会、农协转向秘密工作,并整顿了工会、农会组织,调整了领导成员;将各地工农武装按不同情况作了安置,人员暂时分散;将一些在本地不能立足的工会、农协干部打入国民党部队,暂时隐蔽。但由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特别是长沙城内每天都有搜查捕人事件发生,外出活动极为不便,加上省委成员有的已经转移省外,领导力量明显不足;省委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活动经费也很紧缺,工作起来困难重重,以至在八七会议召开之前,省委制定的工作计划并未全部实现。
这期间,省委与在武汉的毛泽东及党中央保持着书信联系。毛泽东将中央对于时局问题的决议草案告之省委,并要省委代为搜集提供有关湖南军事方面的详细情况;易礼容也代表省委多次写信给毛泽东并转中央,汇报湖南的工作。省委对中央所示“大体认为很对”,“正在一一力求执行”,同时也将毛泽东离湘后“各部无一强健者,而工作则无部不十分吃紧”的情况作了如实反映,强烈表达了“盼润速返驾,力饬整饬”的愿望。但因党中央正在筹划武装斗争和拟定秋收起义计划,毛泽东一时无法回湘,中共中央常委会于7月底正式决定由易礼容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