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建几个月后,就有一位不满十七岁的青年成为党员,此后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奋斗三十年,并在四十年代与毛、刘、周、朱并列,成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之一,这就是任弼时;他虽英年早逝,其精神却在党内影响至深。本集为您讲述任弼时故居和纪念馆。
任弼时故居又称“任家新屋里”,位于岳阳市汨罗市弼时镇,始建于清末,由任氏祖居自沙河西冷水井迁至此。具体建筑时间无法考证,是清末时期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民居。故居门首是邓小平为故居的题名,故居面积为36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进外加一罩亭,有大小37间房,上进左侧7间房为弼时同志及父母一家居住。其属于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占地3800平方米,为三进三间两偏室。
故居是任弼时生活成长的摇篮,是他学知识、立志救国救民的启蒙地。任弼时从1904年出生到1920年离家参加革命整整16年,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故居度过。故居大门上方挂有邓小平1980年手书的“任弼时同志故居”黑底金字匾;前进堂屋陈列有任弼时仿铜石膏胸像,两边墙壁挂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笔题词。二进中厅悬有赵朴初手书“浩气长存”巨匾。三进正厅设纪念室,挂有任弼时遗像。故居共保存文物146件。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
1998年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在故居北面的月形山上开始筹建任弼时纪念馆,2003年建成。2004年4月26号任弼时诞辰100周年时正式开放。纪念馆紧靠107国道,南距长沙市40公里,北距岳阳90公里。纪念馆与故居一垅相隔,中有连廊相通,形成环形游路。
纪念馆西北方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远有群山相映,近有白沙河环绕。纪念馆内古柏参天,绿树成荫;鲜花草地,四季如春;鱼池亭榭,风景秀丽。纪念馆设有宾馆、商店、停车场、会议厅、贵宾室等服务设施,从讲解、影视、安全保卫到饮食、居住、开会学习,是一座集学习、教育、旅游于一体,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纪念馆。
任弼时故居和纪念馆现在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任弼时密切联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这是所有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模范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