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对忠臣烈士即有设祠奉祀,或曰忠烈庙、昭忠祠、褒忠祠……,祠名为皇帝封赐。忠烈祠最早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仁宗皇帝纪念寇珠的祠庙,白玉堂闹东京时曾经忠烈祠题诗。本集为您介绍南岳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香炉峰下方,距南岳古镇4公里处,1939年筹建,1943年落成,由祠宇和墓葬区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30余亩。1938年10月,国民政府移都重庆,南岳一度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地。1938年11月25日,蒋介石在南岳主持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会议决定,由中央政府下拨巨款,第九战区、第六战区、湖南省政府出资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安葬抗日阵亡将士忠骸。1943年7月7号,忠烈祠落成。
南岳忠烈祠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忠烈祠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墓葬分布四周,庄严肃穆,祠内有殿宇、石雕炮弹等景观。纪念碑形如五颗直指蓝天的巨型炮弹,象征着汉族、满族、蒙族、回族、藏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决心。南岳忠烈祠也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纪念地之一。中华民族阵亡将士的总神位就设立于此。
忠烈祠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建筑轴线明确,空间层层递进。整座建筑堪称中国近代建筑史上陵墓设计的典范。祠宇坐北朝南,呈宫殿式建筑形制,南北纵深320米,东西宽约70米。中轴线上,按前低后高地形布局依次排列着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纪念亭和享堂等五座建筑。现在南岳忠烈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祠宇周围为墓葬区,占地200亩。集体公墓有37军60师、140师、16军53师、14军、70军19师、54师、74军等7座,其中最大的一座葬有忠骸2128具。个人墓葬有彭士量、郑作民、孙明瑾等12座。近年来,先后在此举办了“南岳忠烈祠·中华儿女公祭抗战民族忠烈大典”“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万人祭英烈”等大型纪念活动,以及“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勿忘历史,强我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等大型图片展览。
南岳忠烈祠内烈士无涉党派主义,但凡抗日英烈,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些公墓,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有的华表相望,墓阙凌空;有的碑碣成行,塔尖插云。其气象之肃穆,隐现英烈之忠魂,令人景仰,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