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郡公陶侃

来源:听游湖南4085

简介

180001202000063_02.jpg


武庙七十二将,都是华夏历史上的名将,那么作为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年代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哪一位名将驰骋沙场呢?


当年三国分立时,江东孙权手下有一个扬武将军叫陶丹,地位不高,后来晋朝建立,他家也更加没落,他的孩子只好在县中做一小吏来勉强度日,后逐渐出任郡守。


后来这个寒门子弟因为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而升迁,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这个人就是—陶侃,字士行,东晋鄱阳(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故居叫陶公山,位于湘潭市市区石嘴垴。


陶侃曾在山上建有小茅屋,并在周围开荒种菜。茅屋的前左侧有块洼地,积雨水而成池,是陶侃饮用吸水的地方。因常有猫儿在池边捕捉小鱼,故名“猫儿池”。


茅房后面的小山沟上有石砌小桥,后人称为“陶公桥”,后来被毁。陶公山临湘江一面都是红砂石岩,石峰隆地向湘江伸展,宛如壶嘴,故名“壶山”,俗称“石嘴瑙”,从远处眺望伸向湘江的石嘴上颌,形态壮丽,好象怒吼的雄狮,俗称“狮子口”。


石山嘴上有株碧梧,梧桐树后面便是陶侃的衣冠墓和墓房前的小花园,陶侃墓庐位于壶山西南临江处。


对陶侃这样一个历史名人任长沙太守时期留下的传奇故事和文物旧迹,射蟒台就是后人为了纪念陶侃所立。古时长沙岳麓山有一巨蟒,常浮悬空中双眼为灯,吐舌为桥,吞食生民。陶侃镇长沙时,乃于白鹤观筑台,操弓射灯,杀死蛇妖。


180001202000063_01.jpg


陶侃为荆州刺史的时候,荆楚民众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互相庆贺。


陶侃治荆州,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王敦平后,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陶侃在秋熟收获之时常买米,等到饥荒时又减价卖出救济。使得官民欢悦,都依靠他救济得以生存。在他治理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此说虽有夸大成份。但当时荆州社会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确是事实。


陶侃的成就离不开母亲对他的教导,陶侃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的时候,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


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陶侃为官清廉,那你知道陶侃他对军队纪律严明到什么程度吗?陶侃的部下中有人闲于游戏而荒废职事,陶侃命令将其酒器、赌具都投入江中,并鞭打吏将,对他们说:“樗蒱赌博是牧猪奴的游戏,《老子》、《庄子》浮华不实,不是先王的明法正言,实不可行。君子当正其衣冠,振其威仪,那有蓬乱着头发来培养声望还自称豁达的人。”


有送礼物给他的,都要询问来由,若是自己出力得来的,即使礼物轻微也很高兴,回赠的东西更多。若这礼物来路不正,则严厉斥责,绝不收取。


在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人都感到很惊奇。


在先帝已死,而新帝尚幼之际,苏峻之乱爆发,建康被叛军所占领,陶侃的儿子陶瞻也被叛军杀害。陶侃经过一年的征战平定苏峻之乱,使得东晋政局危而复安。自此后,江南保持了七十余年的安定局面,没有出现大的动乱。


苏峻之乱平定,陶侃因功升任太尉,封爵长沙郡公,当时割据辽东的慕容廆与陶侃通信,称陶侃是“海内之望中唯足为楚汉轻重者”,可见陶侃此时的地位威望。


陶侃到晚年时深感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不参与朝政,多次想告老还乡,但被佐吏们苦苦相留。


陶侃晚年位极人臣,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对他个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样既可维持“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的家业,又可保住子孙的前途。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在病中上表逊位,派左长史殷羡将官印节传等送还朝廷。


7月,陶侃于樊溪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根据他的遗嘱,众人把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他的旧部又在武昌城西为他刊石立碑、作画像。成帝下诏追赠陶侃为大司马,赐谥号“桓”,以太牢礼祭祀。


陶侃一生珍惜光阴,不饮酒,不赌博,为人孝顺,有情有义,爱民如子,政务出色,治军严谨,战功赫赫,为东晋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陶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忠顺勤勉,为官清廉,而且在文采方面也不输于文人,是真正的德才兼备。

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